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中建五局)是全球最大的建筑地产集团、世界500强前80强——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的骨干成员企业,是一个具有近50年的历史的曾经陷入困境的处于完全竞争性领域的新国企。
中建五局起航于大三线建设时期的军工基地建设。无论是1965年诞生遵义,建设061国防基地;还是1971年转战湖南,建设068国防基地,五局人总是一声令下迅速集结,在崇山峻岭中开山劈路,在一片蛮荒中建造奇迹。军旅出身的历史,铸就了五局人艰苦奋斗、敢打硬仗的文化基因。
中建五局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市场化进程中。随着1978年“改革开放”大政方针的正式确立,五局人迅速以竞争主体的崭新角色,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市场经济的大潮,积极地推动了调整内部组织结构、抢滩海内外市场、探索多元化经营等多项措施,相继承建了湖南平和堂商厦、贵阳花果园立交桥、桂林两江国际机场等一大批精品工程。但转轨的过程中,阵痛也是难免的。“九五”后期以来,五局一度陷入生存困境。
中建五局崛起于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近十年。2003年以来,五局沿着“树信心、定战略、用干部、抓落实、育文化”的“十五字路线图”,通过一年一个主题年活动,推进“强心、换血、搬山”,使企业浴火重生,实现了由困境到新生的跨越式发展。
目前,中建五局主营房屋建筑施工、基础设施建设、房地产与投资等三大业务板块。2013年,企业合同额1335亿,营业总额628亿,利润总额突破20亿,位居中国建筑业企业综合竞争力100强前4位,湖南省100强企业前7位,中建系统内综合实力前三甲。2003年至2013年十余年间,企业合同额、营业额、利润总额、利税总额、资产总额、员工收入分别增长了60倍、21倍、957倍、88倍、22倍、9倍,主要经济指标呈现为85°增长曲线,实现了持续发展、快速发展、加速发展、科学发展, 中建五局用自己浴火重生的时间回答了国企能不能搞好、老国企能不能搞好、困难的老国企能不能搞好、完全竞争性领域的老国企能不能搞好等四道难题,被理论界、企业界、新闻界誉为“中建五局现象”。先后三获“中国最具成长性企业”,七获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状”,10人获得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”,2012年4-7月份,在百日内三进人民大会堂(全国保障房建设表彰、中纪委陈超英事迹报告会、全国就业先进单位表彰),企业三上央视新闻联播,累计获得“名品”类工程奖项700多项(其中国家级100多项、省部级600多项)、“名人”类个人荣誉300多人次(其中国家级100多人次、省部级近200人次)、“名企”类企业奖项200多项(其中国家级近百项、省部级100多项)。李长春、贺国强、张德江、王兆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,中宣部专文通知中央电视台、人民日报、新华社等9大中央主流媒体集中系统宣传“中建五局现象”。
十余年来,中建五局立足湖湘大地,征战南北,角逐海内外,优质高速承建了柳州地王大厦、长沙运达广场、济南奥体中心、福州海峡会展中心、长沙营盘路年嘉湖隧道、长沙大河西交通枢纽、重庆中梁山隧道、雀儿山隧道、张家界天门山索道、哈大高铁、石武高铁、阿尔及利亚南北53公里公路、刚果(布)国家一号公路等一大批超高层建筑、超大型公建、基础设施等项目,在国内外建筑市场享有盛誉。
中建五局在发挥建筑施工业务传统优势的同时,积极顺应国家“转方式、调结构”要求,通过大力发展房地产与投资业务创新商业模式,推动企业转型升级。目前,五局地产类投资项目总投资约300亿元,综合类投资项目总投资约300亿元,合计投资约600亿元。尤其是株洲神农城、湘潭仰天湖、长沙梅溪湖、济南长清湖等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的运作,使中建五局实现了从“建楼”到“造城”的新跨越。
中建五局在发展生产、提升企业硬实力的同时,坚持加强文化建设,提升企业软实力。近几年根据局情,并吸收中华文化、湖湘文化、中建文化的精髓,中建五局形成了“以信为本、以和为贵”的“信·和”主流文化,2008年,“信·和”主流文化荣获“第十五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”,2010年,中建五局荣获国际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十强单位。这些文化成果和精神财富,为中建五局实现可持续发展、打造百年基业提供了内在动力和不竭源泉。